当前位置:主页 > 创富/英杰 > 创业故事 >

刘存建:不惧挑战的“跨界能手”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22日

□ 本报记者 肖芳

  干了十几年的集装箱码头管理,突然转行做大数据和信息化,这种“跨界”是不是很难?刘存建用行动给出答案:有难度,但只要用心,就能干好!
  刘存建,山东港口潍坊港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目前负责潍坊港大数据中心建设运营和港区闸口、地磅中心管理工作。他先后参与了潍坊港集装箱生产系统搭建、流程优化、制度建设等工作,见证了潍坊港集装箱业务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过程。
  2019年底,潍坊港成立生产指挥中心,负责港口生产组织管理。有着十几年集装箱码头管理经验的刘存建被港口安排到生产指挥中心,负责大数据和信息化工作。适逢潍坊港大数据中心组建之初,面对这个“高大上”的部门,与之前十几年的集装箱码头管理相去甚远。巨大的反差、隔山般的“跨界”,让刘存建不断思索:工作如何开展、怎样做好?
  他反复考察后作出判断:要想发挥大数据的作用,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与实时性至关重要,这一点与集装箱管理异曲同工。为此,他一天辗转港区与中控室十余次,多方验证比对数据,先后在系统优化、终端输入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20多条并逐一实施。最终,潍坊港集疏港作业量实现线上实时更新、实时掌控,在港车辆动态和各类生产报表一键下载、查看。
  为加快散杂货生产系统信息化建设,刘存建还积极学习散杂货TOS系统。他每天奔波在中控室与码头一线间,及时了解现场作业情况,与系统比对,删繁留简,精简流程,逐渐将现场操作流程更改为线上系统操作,生产数据时效性、准确性显著提高。
  今年3月初,潍坊港散杂货闸口启动智能化改造,导致部分集疏港车辆出现拥堵现象。作为港区闸口负责人,刘存建在做好智能化改造的同时,还化身闸口“交通疏导员”,耐心疏导过往车辆。“我们多说一句话,客户就少跑几次腿,我们多一分解释,货车司机就少几分误会。”刘存建说。
  为加速推进改造项目落地,刘存建和同事们加班加点,利用RFID、OCR、二维码及WEBSERVICE等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集疏港车辆APP预约、闸口自动核验、车辆智能衡重、信息共享等系列功能。他还结合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提出17条优化建议,均被采纳。
  到了3月底,潍坊港码头作业集疏运系统第一阶段智能升级改造完成,集疏港车辆在港时长缩短一半以上,每天通过闸口三千多车次。今年1至5月份,潍坊港集装箱、散杂货昼夜集疏港量不断创出新高。
  “能够利用自己熟悉的业务,帮助车队、客户提高运输效率,减少等待时间,跑再多的腿、干再多活也值了。”刘存建说。

主办:青岛市民营中小企业家互助协会承办:青岛市民营中小企业家互助协会鲁ICP备19061273号Copyright © 青岛市民营中小企业家互助协会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法律顾问:山东中威永丰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技术支持:山东中威永丰企业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