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服务 >

习近平将这件事上升为国家战略决策,释放出什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04日

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近期,从中央政治局会议到企业家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已多次提到新发展格局,凸显了这一战略决策的重要性。

疫情形势严峻,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我国经济想要行稳致远,极为重要的是要把扩大和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同时也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善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中国具备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基础

第一,中国疫情防控在全球范围内做得最好,为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提供了支持。

第二,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发展空间较大。今年二季度中国GDP增长3.2%,经济增速转正,但还有很大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一是虽然复工复产到位了,但消费还没有回归到常态;二是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传统经济的方式,靠投资和大项目拉动,如旅游、餐饮、教育培训等行业还没有真正恢复到常态,社会消费力度不高;三是伴随着数字基础建设的加强,数字技术的提升和新业态与传统模式的融合发展,移动支付、冷链生鲜、线上医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的引领将推进“国内大循环”更加顺畅、快捷、便利。

第三,中国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有赖于我国强大的现实基础与在国际上形成的比较优势。一方面,中国已经是巨大规模的市场,在这个基础上市场规模还会不断扩大。中国有大比例的中等收入群体,随着整个社会收入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购买力也会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国人具有潜在购买力。中国人有储蓄习惯,储蓄率一般在37%-42%,这种消费习惯成为实现“国内大循环”的一个前提条件。

第四,中国的制造业体系非常完备。目前,中国制造业共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生产制造能力覆盖衣食住行,中国制造可以满足中国市场需求。当然,一些国际分工比较复杂、产业链较长、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业,其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依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未来要进一步提升原创性技术水平,使中国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不意味着闭关锁国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完整地论述了双循环的发展逻辑,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针对一些疑虑,总书记旗帜鲜明地给予回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中央一直强调的是“双循环”,因此不存在完全的“内循环”。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扩大内需和扩大开放并不矛盾,国内循环越顺畅,越有利于构建开放新格局,形成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不是闭关锁国、主动脱钩,而是要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尤其是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走向制度型开放,打开国门搞建设。

中央谋划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育新机、开新局”并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主动战略选择。疫情冲击,世界贸易萎缩,大部分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展开“内循环”政策,而我国有能力和必要在这个时机加强“国内大循环”的建设。事实上,早在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已提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现在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条件更加成熟,站位也更高。

如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从具体抓手上说,未来可在以下三个方面重点推进。

一是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贸易。

我国要进一步争取广阔的国际市场,进行正常的国际交往、国际贸易,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近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非常快,要继续加强和稳固与这些国家的国际贸易与投资。同时,保持与亚洲区域内国家的经济合作,尤其是日韩地区的关联产业,促进形成亚洲区域内循环。

二是大力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

我国应大力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这既是短期之计,又是长久之策。为对冲疫情对出口带来的短期不利影响,需要出口产品转内需;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减少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冲击,也有必要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球领先,会吸引未来全球产品的研发设计、品牌建设、分销以及客户服务等更倾向于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这些领域的全球优势资源也会向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流动和集中,形成中国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产业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推动形成国际竞争力。

三是以“新基建”助推数字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要想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畅通国内大循环,离不开高效灵活的供应链网络。没有强大的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做保障,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和生产就难以实现,国内大循环也很难畅通起来,因此立足“新基建”增强信息能力至关重要。供应链智能是要借助人工智能、5G、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智能交互技术,在现代生产制造、商务金融、文娱消费、教育健康和流通出行等领域实现在线、智能、交互以及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新基建”不但有利于扩大有效需求和扩大有效供给,在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也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应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消费模式的发展,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鼓励建设“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促进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普及应用;鼓励使用绿色智能产品,大力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消费模式,促使整个经济体系进入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之中。

(作者单位: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服务经济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合研究基地)


  • (2023-02-08 15:22:33)
    青岛10家“赋能中心”提速600企业“数字化”... [详细]
  • (2022-10-10 15:31:25)
    【非凡十年】山东外贸进出口十年增长89%... [详细]
  • (2022-05-13 10:50:05)
    发布3.5万个岗位,对接服务缺工企业,青岛全... [详细]
  • (2022-04-25 11:47:22)
    华为中国政企加快助力青岛商业市场数字化转... [详细]
  • (2022-04-22 09:28:20)
    今年投资计划超千亿元 山东出台城市市政公... [详细]
  • (2022-04-20 11:15:07)
    一季度青岛外贸进出口总值1958. 6亿元 同比增... [详细]
  • (2022-04-18 10:44:01)
    到2025年会展业总收入300亿元,西海岸新区出... [详细]
  • (2022-04-14 14:02:33)
    今年前两个月,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 [详细]
  • (2022-04-06 16:03:59)
    青岛高昂龙头,胶东经济圈加速一体化... [详细]
  • (2022-04-02 09:21:44)
    以青岛为中心!山东发文,打造国内一流千亿... [详细]
  • (2022-03-22 08:58:21)
    拐点来了!时隔15年,青岛工业占比首现上升... [详细]
  • (2022-03-18 16:33:34)
    做好数字化“加减法”,让“专精特新”企业... [详细]
  • (2022-03-10 11:31:47)
    5G:未来十年最大的创新平台... [详细]
  • (2022-03-09 09:40:42)
    总面积3206亩!3月份青岛市将“上新”83个地... [详细]
  • (2022-03-09 09:39:28)
    重要政策信号!国家今年将出台新一批都市圈... [详细]
-->

主办:青岛市民营中小企业家互助协会承办:青岛市民营中小企业家互助协会鲁ICP备19061273号Copyright © 青岛市民营中小企业家互助协会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法律顾问:山东中威永丰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技术支持:山东中威永丰企业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