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议政调研 > 建言献策 >

破解农民工养老难题有待制度发力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4日

据《经济参考报》日前报道,高龄农民工群体正陷入“留城工作难找、返乡缺乏依靠”的困境:无论是留在城市里打拼“讨生活”,还是返乡继续“干农活”,都面临着养老保险、找工作、职业病等问题。

对此,网民呼吁,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确保农民工群体“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解决这一难题,应尽早从制度层面着手,建议从完善社保体系、协调地区发展、振兴县域经济等方面着眼,多方施策。

养老问题近在眼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8171万人,比上年增加424万人,增长1.5%。农民工仍以青壮年为主,但所占比重继续下降,农民工平均年龄不断提高。2016年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9岁,比上年提高0.4岁。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9.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网民表示,50岁以上的高龄农民工人数已经突破5000万,这个规模庞大的群体面临养老问题应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网民“谢玲红”分析说,高龄农民工中的大多数不仅难以在下行的传统行业继续就业,也无法从新兴行业中获得岗位。他们往往还需要肩负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长期非正式就业的高龄农民工将来很难享受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对贫困的高龄农民工而言,现在能够继续工作并获得收入,比未来的养老问题更加迫切,但养老问题也已经近在眼前,这两个问题需要统筹考虑。

有待多方施策

如何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网民“世界是个万花筒”认为,“这其实是涉及全国各地区协调发展的大问题,异地社保、异地结算、就业培训、老年照护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得到切实地解决,越早重视越主动。”

网民表示,高龄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应尽早从制度层面着手解决。网民“谢玲红”认为,首先,建议国家划拨专项资金协助解决高龄农民工缴费年限不足的难题。其次,尽快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加、结算、转移支付平台,激活分散于多地的个人养老账户资金。最后,切实保护高龄农民工从宅基地和承包地获得收益的权利,让土地能够成为高龄农民工养老的最后一道屏障。

网民“陈方”等人建议,一方面,应创造条件继续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另一方面,确立以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为主体振兴县域经济的思路,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改善创业环境,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给中小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的发展环境。此外,还要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资金问题,提高农民工的创业技能和创业水平。(记者曾德金整理)

 

-->

主办:青岛市民营中小企业家互助协会承办:青岛市民营中小企业家互助协会鲁ICP备19061273号Copyright © 青岛市民营中小企业家互助协会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法律顾问:山东中威永丰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技术支持:山东中威永丰企业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