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21-2022)今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出席并演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出席并演讲。
刘世锦指出,和短期宏观政策相比,更应该关注结构性潜能的增长动能。因为我国无论是过去的高速增长还是近些年的中速增长,比发达国家、比世界上很多国家速度高得多,这不是由于宏观政策的原因,而是来自结构性潜能。
他解释称,结构性潜能是经济学常识,是指中国作为后发经济体在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过程中所具有的潜能。“简单说中国是人均1万美元,发达国家是3万美元,美国超过6万美元,这中间的差距就是我国的结构性潜能。如果一定要对中国的增长潜能做培训,我认为结构性潜能第一位,宏观政策是第二位甚至是第三位的”。
刘世锦提出了“1+3+2”结构性潜能框架。“1”是指以都市圈城市群为龙头,为中国经济下一步中高速增长打开经济动能上和物理上的空间。经测算,这个领域所提供的经济增长的潜能在未来五到十年,甚至十五年会占到70-80%。
“3”是指实体经济需要补齐基础产业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大,基础研发能力不强的“新三大短板”。
“2”是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这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球性的动能,欧盟讲疫后复苏时讲到的两大支柱就是这两大支柱,中国在这方面不弱,有些方面还是有优势的。
刘世锦将上述结构性潜能概括为“一个龙头引领,补足三大短板,两大翅膀赋能”。
谈及数字经济,刘世锦表示,特别要关注数字化实体经济的概念。最近几年强调发展实体经济,这是针对所谓的虚拟经济的问题提出的。这里说的虚拟经济的问题首先是过度金融化,比如房地产作为投资品过度炒作,金融活动过度自我循环,现在的词说是“内卷”,搞了一些难以穿透掩盖风险的次贷产品,有些内卷活动实际上看起来就是一个旁氏骗局。过度金融化的问题是存在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快速发展,有些人认为它是偏离实体经济的虚拟活动。也有一些观点认为电商平台发展,挤垮了大量的商铺,不仅仅是中小型商铺,很多大型商城也开不下去了,认为这是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这些观点挺多的,怎么看?是不是可以由此引出不应该发展金融和数字经济的结论呢?显然不是”,刘世锦强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数字经济发展是大势所趋,这些都有充分的经验和理论依据的社会共识。“其实真正的问题,金融还是要搞,但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数字经济怎么和传统实体经济有效融合的问题”。
刘世锦强调,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有利于提高生产力,那就是好的,应该鼓励和支持。反之,就要提出质疑了,有些东西是要扔掉的。
他举例称,有些产品过度金融化,并没有提高生产力,它不是在创造,而是在再分配社会财富。
他还指出,强调发展实体经济,并非简单的回到传统的实体经济,也并不仅仅是重视发展物质形态的生产。“我们面对的是两种不同的实体经济,一种是传统竞争力已经下降、过剩严重的实体经济。另一种是数字化赋能,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的新实体经济。我们面临的一个真实的挑战是,实现转型,把传统实体经济怎样转向数字化赋能以后生产力提升的新实体经济”。
对于数字化实体经济,刘世锦强调,一是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要由消费到生产,由流通到制造,下一步要转到产品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如果说消费和流通领域的数字化只是序幕的话,生产领域的数字化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才是真正的大戏,才能够实质性的提升实体经济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
二是实体经济数字化重点要转向人工智能。
三是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要摆正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政府的注意力要放在制定规则、维护公平竞争、提供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合理引导预期等方面。对具体的技术路线,且不必过多干预,因为这件事情干预也解决不了,更多要由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进程来解决。监管要跟上数字经济发展的步伐,平衡好与创新的关系。
而在绿色转型方面,刘世锦首先强调,这个目标并不是别人让我们转,是我们自己要转,要努力实现双碳目标,这是不能动摇。
刘世锦强调,一是减碳不能“单打一”。应该从中国现阶段国情出发,坚持降碳、减污、增绿、增长四位一体协同推进。
二是减碳不能运动式。要实现双碳目标,其实核心部分就是用绿色的技术替代传统的技术,是要减少碳排放,而不是降低生产速度和减少生产能力,更不是在不具备绿色技术供给的情况下人为打乱正常供求秩序。
三是减碳的指标要多讲究,不能错位。“”如果成为一种宏观考核和监管的指标,很容易造成资源配置扭曲,按下葫芦起来瓢,这也是过去为什么要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深层原因之一,所以,还是要慎用少用行政性办法,多用经济性市场性办法,比如放开煤炭价格的办法更有利于企业以内在的动力节能减排”,他说。
刘世锦认为,双碳目标确定以后,中国绿色转型,而且是全面的绿色转型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应该创造条件让市场起作用,而且是要起决定性作用。特别是要做一些对绿色转型打基础、立长远的工作。
他举例称,制度创新要做的事很多,一个技术性的工作就是要建立帐户,碳帐户、生态帐户和绿色责任帐户。“帐户就是在确定产权和责任,建立帐户的前提首先要做碳核算和生态核算,核算是绿色转型的基础,无论是用行政性的办法还是市场性的办法,前期都要把账算清楚,有一套科学的算帐方法再说别的”。
“但是,我感觉到这件事情很重要很紧迫,但现在关注的人很少,其实这是一个最大的短板。在碳核算生态核算的基础上,我们再建立碳帐户和生态帐户,形成包括碳减排、常规污染物治理、生态修复和经济增长,刚才我讲的四位一体要素在内的,各级国家政府,包括市一级区一级各级政府,企业、个人在内的绿色责任帐户,这样才能确定各个主体的减排责任。所以,产权和责任通过帐户落实了,各人自扫门前雪,这个世界就会很清洁。现在问题是有人自己门前雪有多少都没有搞清楚,还在关心别人的瓦上霜”,刘世锦强调,要把责任体系建立起来,把账算清楚。应该鼓励各地积极开展这方面的探索创新,通过绿色帐户把国家的碳中和目标分解到底,使绿色转型能有一个扎实有效的实质性的进展。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