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工作服务站启动"一线联企助理行动"第四站,由互助协会领导孙果林率队走进青岛宝丰盛福华密封科技有限公司。这家扎根密封件领域20年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调研团队"把脉问诊"中揭开转型升级新篇章。
.
车间里的质量哲学:30项专利铸就"隐形冠军"
走进占地2万平方米的智能化车间,全自动注胶机精准控制0.01毫米级密封条精度,机械臂配合视觉检测系统完成每分钟60件产品的质检。作为中国重型汽车密封件核心供应商,宝丰盛福华凭借IATF16949汽车行业顶级认证体系,构建起从原料筛选到成品检测的九道质量防线。
"每条密封件都是装备制造的‘生命线’。"董事长张先明介绍,企业已为三一重工、潍柴动力等龙头企业配套研发耐300℃高温密封组件,累计获得30余项专利,其中弹性体动态密封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企业实验室陈列的青岛科技大学联合研发项目显示,其橡胶配方耐老化时长突破1.2万小时,较行业标准提升50%。
“政策盲区到战略觉醒:民企老板的认知突围”
座谈会上,张先明坦诚企业发展"成长的烦恼":"过去20年我们专注技术攻坚,却因忽视政策申报错失千万级技改补贴。"这位曾获"青岛优秀企业家"称号的掌舵者坦言,在知识产权布局、合规风控等领域亟需专业支援。
对此,专精特新工作站当场启动"三专机制":组建知识产权申报专班,梳理企业可申报的12项政策红利;联动青岛橡胶行业协会建立技术标准共建平台;引入北京伟恒律师(青岛)事务所搭建风控防火墙。孙果林特别强调:"我们已建立138人的专家智库,就是要做企业发展的‘超级外脑’。"
从"实干派"到"战略家":定制化服务方案落地
针对企业转型需求,调研团队开出"三维处方":政策维度打通"瞪羚企业-单项冠军"培育通道;技术维度对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共建密封材料实验室;市场维度开拓机器人关节密封新赛道。值得注意的是,工作站特别设计"企业家精力管理模型",通过政策代办、法务托管等服务,每年可为企业高层释放300小时决策时间。
随着《青岛市高端装备产业跃升计划》的实施,宝丰盛福华这类"配套专家"迎来黄金发展期。数据显示,全市专精特新企业服务站将促成47%的民企完成政策申报体系重构,此次调研中满载着技术参数表的公务车,正驶向政企协同创新的下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