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服务 > 金融平台 >

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全面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4日

10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作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介绍了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金融工作主要进展及成效,并从六大方面提出下一步工作考虑。

报告指出,金融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稳步推进金融改革,持续深化对外开放,切实改进金融服务,金融行业整体稳健,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金融工作取得新进展。

报告强调,下一步,金融系统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切实加强金融监管,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

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

报告明确,接下来,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

总量上,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稳定性。

价格上,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红利,有效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同时,维护好存贷款市场秩序。

结构上,继续加大对普惠小微、制造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好存续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用好用足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和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

报告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加强逆周期调节,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广义货币(M2)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截至2023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0.3%,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0%,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总计7万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规模为31151亿美元。

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

报告明确,全面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坚守金融监管主责主业,强化金融风险源头管控。

一是强化审慎监管。把好金融机构准入关,严格股东资质审查,筑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防火墙,坚决纠正违规关联交易。

二是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金融活动必须持牌经营,严禁“无照驾驶”和超范围经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监管处置非法金融活动,确保金融监管全覆盖、无例外。强化地方金融监管,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合作。加强金融消费者适当性管理,强化投诉源头治理,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是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加快推进金融稳定法立法工作,推动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重点法律法规修订,推进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保险资金运用监督管理条例等重要立法修法项目。研究完善金融领域定期修法协调机制。

四是强化金融反腐败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政治监督、日常监督,加强对关键人员、关键岗位、关键环节的持续管理和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打造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强、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金融队伍。

就金融业运行和监管工作情况,报告显示,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金融机构总体稳健,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金融机构经营和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截至2023年6月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449.21万亿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4.66、1.62%,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88%,证券公司平均风险覆盖率、平均资本杠杆率分别为255.38%、18.78%,信用风险处于可控水平,损失抵御能力总体较为充足。

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力度

报告指出,“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助力实体经济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具体而言,在持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方面,报告强调,第一,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第二,完善薄弱环节金融服务;第三,强化经济转型升级金融支持;第四,支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第五,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在完善薄弱环节金融服务方面,报告指出,对国企和民企一视同仁,加快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和考核激励机制,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强化科技赋能,强化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进一步增强“三农”、小微企业、新市民等群体金融服务供给,提高金融服务的获得感。

在支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方面,报告提到,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做好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金融支持工作。

提升金融业制度型开放水平

就深化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而言,报告主要提及三个方面。

在优化金融机构结构方面,报告强调,强化大型商业银行主力军作用,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推动中小银行回归本源和主业。

在深化金融市场改革方面,报告指出,积极发展多层次股权市场,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扎实推进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壮大各类中长期投资力量。加强投资者保护,严惩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债券市场建设,促进债券市场各类基础设施之间有序互联互通。稳慎发展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完善监管体制机制。

报告显示,要提升金融业制度型开放水平。在安全可控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构建与金融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监管体系,提高驾驭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本领。

有序化解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报告强调,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处置机制,平稳有序推动重点金融风险处置,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对金融机构风险,完善金融机构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着力强化早期纠正硬约束。有序化解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推动兼并重组,该出清的稳妥出清。完善对大型企业集团债务风险的监测,继续稳妥推动存量风险处置。

报告显示,“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坚持分类施策、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做好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推动建立化债工作机制,落实防范化解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政策措施;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引导金融机构依法合规支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建立统计监测体系,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在房地产市场风险方面,报告显示,按照因城施策原则,指导各地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力度,一视同仁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对非法金融活动,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强化监测预警,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对洗钱犯罪行为和地下钱庄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防范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风险传染

在着力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方面,报告指出,进一步推动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改革端协同发力,不断激发市场活力。稳妥化解大型房地产企业债券违约风险,强化城投债券风险监测预警和防范。“稳预期、防超调”,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防范跨境资金异常波动风险,维护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引导稳定金融市场行为和预期,根据市场形势及时采取措施,防范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风险传染,保障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主办:青岛市民营中小企业家互助协会承办:青岛市民营中小企业家互助协会鲁ICP备19061273号Copyright © 青岛市民营中小企业家互助协会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法律顾问:山东中威永丰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技术支持:山东中威永丰企业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