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保持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内容,是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抓手。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如何才能有效抓住并用好这一有利时机?
“中国需要适应从资本净流入国向净流出国转变的历史性变化,既要继续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际资本流入,又要加强引导,积极鼓励‘走出去’,加强中国与世界的经贸联系。”商务部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周密说。
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引擎。一季度,我国装备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达到9.6亿美元。我国非金融类企业在全球14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投资,境外直接投资额257.9亿美元,同比增长29.6%。
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与重点国家产能合作机制基本建立,一批重点产能合作项目取得明显进展,形成若干境外产能合作示范基地。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对国内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抓住时机,就要找准方向。意见提出,将与我装备和产能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强烈、合作条件和基础好的发展中国家作为重点国别,并积极开拓发达国家市场,以点带面,逐步扩展。将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作为重点行业,分类实施,有序推进。
去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主动开展与哈萨克斯坦、印尼、埃塞俄比亚、埃及等国家的产能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在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化工、机械、有色、轻纺等产业领域进行深度对接,已签约28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230亿美元,对我国优势产能开拓国际市场形成了良好示范效应。同时,与印尼、埃塞俄比亚、埃及等国家初步确定了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的早期成果和远景项目。
一季度我国装备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中,专用设备制造业3.09亿美元,占32.1%;汽车制造业2.19亿美元,占22.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4亿美元,占21.2%;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9113万美元,占9.5%。
抓住时机,需要政府引导和推动。意见提出,要加强统筹指导和协调,完善对外合作机制,改革对外合作管理体制,做好外交服务工作,建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商务部将结合行业优势和东道国特点,明确提出支持铁路、核电、汽车、船舶、化工、冶金等优势行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指导意见。今年安排的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要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优势行业的对外投资合作,重点用于可拉动国产装备出口的境外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和国际产能合作项目。
意见还明确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财税支持政策,发挥优惠贷款作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发挥人民币国际化积极作用,扩大融资资金来源,增加股权投资来源,加强和完善出口信用保险。
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