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娄和军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公共服务供给“最后一公里”。保基层运转,强基层治理,关系千家万户利益,关乎社会稳定根基。
受疫情影响,今年前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3.6%,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6.9%,基层财政收支平衡压力突出。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上升,基层工作难度更大,基层干部责任更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要全面掌握基层运转态势,为基层保障财力,给基层松绑减负,向基层放权赋能,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确保基层有力运转。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保基层运转,紧要的是补足“钱袋子”。今年国家新增的财政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共2万亿元,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我省将11项省级财力性转移支付直接拨入困难县工资专户,同时提高直管县财政资金留用比例……这些举措“雪中送炭”,将缓解基层资金压力。保障基层财力,不能仅靠上级财政支持。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观念,全面统筹各类资金,一般性支出坚决压下来,“三公”经费从严控制,让财力优先保障基层运转。要优化保障结构,坚持精准投放,抓重点、保基本、兜底线,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要在规范运作前提下,通过PPP等方式,多元化筹集资金,让社会资本在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有效作用。
为基层运转加力,还需给基层松绑减负释放活力。“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若基层干部负担过重将导致“神经末梢”失灵,影响行政效能和治理成效。去年以来,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基层减负年”决策部署,努力为基层减负、让基层有感。但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依然存在,有的形式主义现象改头换面、隐形变异。要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精准施治、靶向治疗,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坚决纠治形式主义问题。减负并非简单“卸包袱”,更不是降低工作标准,而是让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节省的时间放到干事创业上,把心思精力用于服务群众最前沿。要持续在繁文缛节上做“减法”,在勤廉作风上做“加法”,挤干形式主义的水分,增加实干担当的养分,让基层负担减下去,干事激情提上来。
让基层运转更有力,就要深化治理改革,为基层放权赋能激发动力。当前一些地方基层治理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权责不对称、属地“权小责大”问题,治理权限不够,掌握资源不足,“看得见的管不着”。要建立健全赋权清单,科学精准赋权,释放更多社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提供服务优化治理。要构建基层智慧治理体系,提升基层公共服务、矛盾化解、应急管理水平,加强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继续完善基层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允许试错,宽容失败,为担当者担当,让实干者实惠,激发基层治理创造力。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层稳则社会稳,基础牢则事业兴。优先保障基层财力,松绑减负释放活力,放权赋能增强动力,实现基层运转有力,我们就能维护基层长治久安,确保社会大局稳定,赢得发展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