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外贸:量增质升动力足
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6654.1亿元,规模逐季提升、结构持续优化
外贸连接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外贸数据是反映开放型经济活力的“晴雨表”。
据青岛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青岛市外贸进出口总值6654.1亿元,同比增长7.5%,占同期山东省进出口总值的27.2%。其中,出口3953.9亿元,增长13.2%;进口2700.2亿元,增长0.1%。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外贸进出口值居深圳、宁波、广州、厦门之后,保持第5位。
尽管遭遇一些突发因素,叠加去年高基数、全球贸易形势滑坡等因素,青岛外贸依然克服了诸多不利影响,进出口量增质升动力足,展现了较强韧性。
贸易伙伴更加多元
一季度1958.6亿元、二季度2142亿元、三季度2553.5亿元,今年前三季度,青岛市外贸进出口以规模逐季提升态势,划出一条稳步上扬的曲线。
稳住外贸基本盘,得益于不断扩大的“朋友圈”。据青岛海关统计,前三季度,青岛市对东盟和美国分别进出口1245.1亿元和777.2亿元,分别增长27.9%和7.7%,分别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18.7%和11.7%。同期,对韩国、日本分别进出口566.4亿元和473.9亿元,分别增长9.1%和5.3%。同期,青岛市对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发展。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2587.5亿元,增长10.6%;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296.5亿元,增长22.2%;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417亿元,增长26.1%。
这种态势正得到有机延续。10月19日,一架搭载机械配件、纺织服装等货物的货运航班办结海关监管手续,由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飞往俄罗斯莫斯科。这是自2021年8月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转场运营以来,青岛空港开通的首条飞往上合组织国家的“客改货”货运航线,预计平均每月可带动增加青岛与莫斯科间470吨外贸货物流动。
据了解,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转场以来,陆续新增了飞往日本大阪和英国伦敦等地的37条纯货运航线,加上转场之前已有的货运航线,目前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共有国际通航点28个、定班及临时性纯货运航线85条。转场以来,海关监管青岛空港进出境货运航班中,RCEP成员国和上合组织成员国等货运航线占比超六成。
外贸结构持续优化
在稳住外贸基本盘的基础上,外贸结构持续优化,“质”的含金量更足。
今年以来国产汽车加速“出海”,青岛口岸商品车出口量远超去年同期。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汽车零配件、船舶、汽车出口值分别增长19.3%、157.5%和170.2%。
细读相关数据会发现,以汽车产品为代表的机电产品已成为青岛的主要出口商品。前三季度,青岛市出口机电产品1783.2亿元,增长7.2%,占全市出口总值的45.1%,拉动出口增长3.4个百分点。
8月21日,在青岛大港海关办结通关监管手续后,我国出口印度尼西亚用于雅万高铁的1组高速动车组和1组综合检测列车装船启运,这是我国高铁列车首次出口国外。这批动车组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为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项目量身定制,是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的代表作。
机电产品增长快、占比高,意味着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的竞争力不断显现,外贸高质量发展成效日益明显。
青岛中旺三昌铝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铝加工企业,其自主研发生产的高精度超平铝板是5G通讯零部件、锂电池自动化设备和新能源汽车装备的必选材料。近日,该公司生产的1.8吨高精度超平铝板在青岛大港海关完成通关后出口海外市场。“公司依靠科技创新入选‘专精特新’企业,出口的高精度超平铝板在行业内处于技术领先,国内外市场需求量都很大。”公司进出口业务主管赵文锋说。
高水平开放平台强支撑
在与国际市场深度互动互促中,青岛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青岛自贸片区、上合示范区等高水平开放平台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在青岛外贸中发挥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
青岛自贸片区积极开展包括双向跨境易货贸易等全新贸易方式,帮助企业更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拓展营销渠道,降低采购成本,处理债务问题。在上合示范区,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则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最佳缩影。“运量持续增长,货源不断优化,线路更加丰富,上合示范区中欧班列呈现量质并进的发展态势。”胶州海关副关长徐月静介绍。运量方面,今年前9个月上合示范区共到发中欧班列570列,同比增长41.4%。货源结构方面,从以前的单纯过境运输发展到目前以本地进出口货物为主的运输局面,其中回程班列占比达四成。从线路上看,今年新增至德国曼海姆、匈牙利布达佩斯、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等多条新线路。
当前,步入全年冲刺期的第四季度,展现出强大韧性的青岛外贸依然会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仍需进一步通过政策举措加力提效,进一步培育出外贸的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增长点,这样才能有效对冲各种不利因素,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