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
今年以来,全国政协、国家有关部委有针对性地在青岛开展调研——
2月1日至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率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专题调研组在山东开展调研,青岛是重要一站;
2月9日,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反垄断工作会议暨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部署会在青岛举行,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反垄断局局长甘霖出席会议,会后,赴青岛市市场监管局走访调研;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2月16日至17日,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在山东烟台、青岛开展调研;
2月16日至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在青岛调研科技创新等工作。林念修先后来到歌尔全球研发总部和海尔卡奥斯,走进企业展厅、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企业科技创新、产品性能、应用场景、市场开拓等情况,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听取有关意见建议。
林念修对企业在行业领域内取得的发展成就表示肯定,鼓励企业要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市场竞争力,巩固行业领先优势;并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自主供给能力和水平、做优产业发展生态,大力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等方面提出要求。
林念修勉励青岛,“要发挥产业基础优势,在打造高端化工园区、科技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等领域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稍加留意便可发现,这三个领域,青岛有着基础优势、政策利好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具备先行先试的条件。
01
数字化转型:扩大先发优势
数字化转型是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大变革。青岛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事关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工程加快推进,成效正在显现。
企业、产业数字化转型是主战场。青岛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实体经济振兴的重要抓手,发挥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先发优势,不断推动数字化新技术赋能百业。
产业数字化方面,2022年以来,青岛深入实施“工赋青岛”行动,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开通,5G基站突破3万个,海尔再次入选全球“灯塔工厂”,国家首批“数字领航”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卡奥斯四度问鼎全国“双跨”平台榜首,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到10%。
数字产业化方面,青岛着力实施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培育行动,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分批次发布“工业赋能”“未来城市”场景清单,建设一批标杆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灯塔工厂和智慧园区,不断释放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
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加力向前的青岛,赢得了一个有利的“道次”。2022年,青岛再次上榜数字城市百强榜,位列第七位,稳居全国城市第一阵营。
数字化转型本身也需要转型,下一步怎么走?国家发改委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给出了清晰的路径:
要以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为保障。
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将在推进数字青岛建设上持续用力。加强整体性系统性设计,从塑造数字经济优势、增强数字政府效能、优化数字社会环境、完善数字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发力,以数字变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城市生活品质、社会治理效能。
根据《青岛市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工赋青岛·智造强市”实施方案(2023—2025年)》,到2025年青岛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基本实现全覆盖,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0%以上,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接近90%,保持产业数字化领先优势,创建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和“智能制造先行区”。
数字化转型方兴未艾,仍存在诸多未知领域,青岛要在摸索中前行,敢于先行先试,穿新鞋走新路。
02
高端化工:重塑百年产业
化工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世界发达经济体大多有强大的化工业。自1992年以来,山东化工产业连续30年稳居全国第一,产业规模达到万亿级,一度占到全国1/5。
作为港口城市、制造业城市,青岛发展化工产业有着独特优势,历来是化工大市,化工产业走过了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随着城镇化的提速,化工产业面临一些发展瓶颈。为破解粗放发展、“化工围城、城围化工”等问题,化工开启了高端化、园区化的蝶变之旅,并逐步改变依靠资源要素投入的增长模式。
青岛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发展24条重点产业链,把高端化工作为七大传统产业之一,加快提升发展,重塑其优势。
在技术和空间的加持下,董家口化工园区和平度新河化工园区迅速成长为青岛化工高端化、园区化的主要载体。
董家口化工产业园于2018年9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面积13.78平方公里。目前,园区已进驻高端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链企业31家,2022年1—11月份实现化工工业产值269亿元,同比增长46%;获评全国潜力十强化工园区。
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该园区将以发展新型化工产业为主导,谋划发展青岛绿色低碳化工新材料项目,加速推进高端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到2025年,高端化工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跻身国内一流化工园区行列。同时,规划建设董家口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加快高端化工从“油头”向“化尾”延伸。
平度新河化工产业园于2009年7月21日正式开园建设,2013年9月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生态化工(青岛)产业基地”,是全国唯一一家以“生态化工”冠名的国字号特色化工园区。2015年以来,连续八年获评为“中国化工潜力园区10强”。2018年被认定公布为省级化工园区。2022年入选山东省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标杆园区。
当前,青岛正抓住钢铁、石化产能向沿海地区园区集中机遇,支持企业通过产能置换、指标交易、股权合作等方式优化产能布局,推进中心城区石化企业搬迁转型,推动建设董家口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产业园,加快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建设。
03
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大难题。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和家电消费大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数码产品普及度不断升高,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电子垃圾产量有越来越多的倾向,当前,正处于报废高峰期。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数量为71571.5万台,到2021年增长到80606万台,其中电视机增加了738.9万台,电冰箱增加了467.3万台,空调器增加了570.9万台,微型计算机增加了177.7万台。
由于电子垃圾成分复杂,含有一些重金属和剧毒物质,对自然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对于激发消费潜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的实施方案》,之后,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行动方案。
《“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提出,健全强制报废制度和废旧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回收处理体系,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提升资源产出率。
青岛作为制造业城市、家电制造基地、美丽的滨海城市,无论是基于环境的考量,还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展循环经济都是必然的选择。
青岛先后开展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建设试点、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国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并入选重点城市、“无废城市”等示范试点建设,具有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良好基础。截至2021年底,青岛市各级备案废旧物资回收企业、站点828个,再生资源年回收总量达200多万吨。
2022年9月2日,海尔智家建设的中国首家再循环互联工厂建成投产,是以国家级再循环产业数字化平台为依托的中国家电行业首个绿色再循环互联工厂。投产后,年拆解能力可达300万台,再生能力3万吨。未来,还将逐步扩展到部件再制造、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贵金属提炼等领域,促进再生资源加工利用行业的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发展。
有了这些发展基础和政策红利,青岛在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上,大有可为。
国家发展改革委“出”的这三个题目,立足青岛实际,针对性强,意义重大。青岛应当发挥好特色优势,用好政策红利,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用先行先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同时为城市打开新的机遇空间。
(作者 沈默 摄影 吴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