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目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再次凸显。我们既要立足当前,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又要放眼长远,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从短期来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方面,我国小微企业尤其是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的小微企业营业收入锐减,导致企业偿债能力下降、现金流吃紧;另一方面,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后,生产销售及资金周转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大,融资需求进一步增加。从长期来看,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是由小微企业经营特征与金融机构传统信贷模式之间的矛盾造成的:小微企业规模小、区域分布广、经营差异性大、缺乏自有资本积累等经营特征,与传统信贷模式主要关注第三方审计的财务报表、担保方式以抵质押为主、申贷资料和手续较复杂、审批流程较长等特征之间存在矛盾。在传统信贷模式下,一些大银行面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存在“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的问题;而中小银行发展不充分,难以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信贷渠道。因此,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既要缓解短期内新冠肺炎疫情对小微企业融资带来的冲击,又要从长远出发,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中国特色小微金融发展之路。
着力缓解疫情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冲击。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金融机构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主动下沉服务重心,增加小微企业信贷投放,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对于与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相关的小微企业,通过专项再贷款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向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及发展前景较好但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小微企业,要强化续贷支持,进行纾困帮扶,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于受疫情影响严重、到期还款困难的企业,可予以展期或续贷,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同时,建立金融服务“绿色通道”,提高业务办理效率,落实尽职免责制度,与小微企业共渡难关。
探索中国特色小微金融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合力。一方面,选择合适的货币政策工具,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资金来源问题;加强融资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小微企业融资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信用不充分等问题;通过差异化政策支持体系,引导银行大力发展小微金融,增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商业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市场竞争中逐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顺应金融科技发展趋势,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小微企业融资中的应用,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相关数据的获取、分析和应用能力;完善线下社区化服务模式,全面了解客户信息,通过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不断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便利性、满意度。坚持人才培养与标准建设相结合,着力培养一支专业胜任、吃苦耐劳的人才队伍,做好小微金融服务;加强小微金融服务标准建设,建立一套可学、可用、可复制的小微金融服务标准。
(作者为浙江工商大学泰隆金融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