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浪潮智能工厂从生产到交付全程智能化,人员减少75%,生产效率提升了30%以上。
|
□ 本报记者 赵国陆 付玉婷 陈晓婉
济南高新区浪潮高端服务器智能工厂,中国服务器领域第一条信息化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行。“人烟稀少”的车间里,智能化机器人挥舞着机械手全自动精准作业,智能立体仓库中物料自动识别、自动出库……在这里,浪潮2天就能生产上千台服务器。
“今年最新发布的AI服务器单系统每秒计算性能最高可达4亿亿次,做到了业界计算性能最强。”浪潮AI&HPC总经理刘军透露。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浪潮集团高端容错计算机生产基地时强调,要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一直将创新奉为圭臬的浪潮,创新氛围更浓了。
几十年间的产业迭代中,浪潮从一家濒临停产倒闭的小企业,一步步发展成年销售额超千亿元、领军全球服务器产业的巨头,如今又转型升级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全面起势的新型互联网企业。
智能工厂20公里外的浪潮路1036号,浪潮科技园S01科研楼,110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500项专利是最气派的“迎宾”。中国第一台小型机服务器、第一台关键应用主机、服务器市场第一把交椅、政务云市场占有率第一……多个“中国第一”记录着浪潮自主创新之路。
夜幕降临,浪潮科研楼灯光闪烁。循着点点光影,记者来到浪潮新型互联网应用研发的“心脏”——科研楼36层,浪潮区块链技术研究院院长李照川和他的区块链团队前不久在此“闭关”两个多月。
“2月上旬,省内两个市,先后委托我们开发疫情期间的防控物资预约系统。开发时间短,瞬间访问量大,数据安全要求高,在‘速度’和‘安全’之间实现两全,考验的就是我们的研发能力。”李照川说。
彼时,系统瞬间访问量堪比春运时的12306。系统不能崩溃是底线,身份信息不能泄露是红线,步骤简便三步完成预约……这样一套系统,业内平均开发周期1-2周。
17名研发人员火速进场。
16个小时后,第一批口罩成功预约。
临危受命靠的不是运气。5年前,当“区块链”还被当做新鲜词被人们一遍遍在搜索引擎中检索时,浪潮已经开始布局。2019年10月,浪潮发布了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铁笼IDS产品,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如今,浪潮区块链专利申请数居全球前十。
服务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科技时代,技术创新一日千里。“企业要活着,就要靠创新,把命攥在自己手里!”这是浪潮几十年来始终能够踏浪弄潮的朴素秘诀。
在浪潮展厅,记者被服务器“列队”深深震撼。从1993年研发出中国第一台小型机服务器起,浪潮在服务器领域的研发加码再加码。AGX-5是浪潮自研的新一代AI服务器,这款“最强大脑”为解决现代AI和深度学习的计算性能扩展难题而设计。“与同类服务器相比,AGX-5可支持4倍超大规模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且训练速度提高10倍,可为AI用户提供强大的计算力,缩短模型训练周期,赋能行业智慧转型。”刘军介绍。
“硬实力”依旧硬核,“软实力”异军突起。“2月2日拿到复工许可,4日交付。两天内组织生产并交付上千台服务器,靠的是什么?工业互联网。”浪潮集团副总裁庞松涛很自豪。
完成这项生产任务的浪潮智能工厂里,智能装配机器人、智能锁附机器人、AGV小车井然有序作业。人员减少75%,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幕后,是2000多个传感器、50个设备控制器、330套智能设备、6大核心系统,实现从生产到交付全程智能化。5月底,2020中国标杆智能工厂榜单揭晓,浪潮智能工厂成功入选。
“流水线上的智能锁附机器人每8分钟自动锁完130颗螺丝,定位精准,扭力精确,精度可以达到0.06毫米,而同样的工作量人工大概需要1个小时。”制造工程师罗希望向记者介绍。
记者发现,在浪潮科研楼地下一层员工通道,最醒目的位置悬挂着一张张浪潮实力派科研新秀的照片。
“无极客,不极致”。在浪潮,谁爱钻研,谁就是“大拿”。在浪潮,有以罗希望命名的内存按压工装、以赵永东命名的静电消除器、以杨洪波命名的光盘防护碗……
去年,浪潮专门为2万多名技术人员设立了“星锐”奖,奖金来自于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自己培养起来的首席科学家王恩东的科研成果奖励基金。今年4月,全球人工智能顶级组织NeurIPS举办的自动深度学习总决赛公布最终成绩,浪潮赛队位列全球第三,其中不乏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行走在浪潮,犹如置身大学校园。过去一年多来,浪潮仅云计算、人工智能领域就新增研发人员超过300人,骨干人才年轻化趋势明显。
“企业要舍得在研发创新上花钱,要把主要资源用于技术突破,而不是都花在规模扩张上。”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介绍,浪潮目前研发投入已占企业营收的10%。“新的经济形势下,我们最核心的还是要加大研发投入,打造硬科技。只有有了金刚钻,才能揽瓷器活儿。2020财年,浪潮研发投入预计增长32%,打造业界一流水准的云数智金刚钻产品和平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