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消息,近日,该委经贸司有关负责人带队赴青岛开展专题调研,并召开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冷链物流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消费者餐桌,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乡村振兴,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发展冷链物流,完善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设施条件,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此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深入了解冷链物流发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研究编制“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为什么选择青岛?青岛拥有全国高水平的设施农业、规模农业、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是全国农产品生产大市和出口第一大市,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8%,遍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生鲜农产品产量、需求量和进入流通领域量的不断增长,青岛冷链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公布首批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青岛市依托西海岸新区国家冷链物流基地成功入围,成为计划单位市中唯一入选城市。
国家发展改革委此行的重要一站正是青岛西海岸新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作为港口城市,青岛具备发展冷链物流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等项目建设。青岛“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冷链物流等业态,拓展物流衍生服务,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工程。
有了国家顶层赋能,青岛冷链物流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01
一片“五万亿级”的广阔蓝海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高品质生鲜农产品和食品的消费需求日趋旺盛,对食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这既对流通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冷链物流发展提供了机遇。
今天,肉禽蛋奶、果蔬、水产,无论是反季节还是跨地区,都可以出现在餐桌上。这背后的支撑是一条冷链物流系统:食药品在生产、运输、储藏、销售等产业链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条件下,保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减少腐败变质、降低损耗、防止污染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我国冷链物流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强劲的发展动力。2016年以来,我国相关部门发布一系列促进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政策,主要聚焦在冷链物流设施布局、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等方面的发展措施,极大地促进国内冷链物流行业的规范、快速发展。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16—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9.2%。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总额为4.81万亿元,冷链物流总收入达2886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预计到2025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500亿元。
伴随着冷链新基建政策和措施的深入,冷链物流各类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据中物联统计,2016—2020年,全国冷链库容量年均增速在10%以上,全国冷藏车保有量年均增速达20%以上,运输能力逐步提升。
冷链物流的“火热”,要归功于生鲜电商的崛起。尤其是过去一年来,疫情的发生大大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瓜果蔬菜、海鲜肉类等生鲜食品的采买也逐渐从线下向着线上转移,冷链物流行业迎来飞速发展期。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到9.8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将近1/4。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近两成。
去年双十一,以京东生鲜为例,从品牌农产品销售来看,开场仅1分钟,1万只莘县馆走地鸡被秒空、100万颗鸡蛋被搬空;10分钟,500万颗爱媛果冻橙、35万颗琯溪蜜柚被订走……
疫情直接推动了生鲜电商渗透率的增长,冷链物流需求增大,一跃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同时,疫情倒逼冷链物流商业模式的变革,新兴技术包括区块链、大数据及物联网的推广与应用,促进了冷链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
可以预见,“十四五”期间,伴随我国经济水平和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以及一系列促进消费升级、扩大国内市场的政策实施,我国冷链物流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提升。
冷链物流正在撬动一片广阔的全新蓝海。
02
各地纷纷“抢滩”布局
各地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纷纷加快布局。据不完全统计,16省市将冷链物流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吉林、广东、河北、广西、西藏“十四五”规划意见稿提及冷链物流,对区域冷链物流发展战略定位、重点任务、实施方案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
从各省市出台的冷链物流行业政策主要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促进生鲜农产品流通、冷链物流疫情防控、冷链食品追溯等方面。
对于经济发达、冷链设施较为完善的省份,冷链政策偏向于促进冷链流通、培育扶持龙头企业等。天津提出,依托东疆保税港区、中心渔港优势,建设中国北方国际冷链物流基地,打造京津冀1小时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圈。
对于农副产品大省,冷链政策偏向于推动冷链仓储保鲜等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发展补充资金用于支持企业良性经营。
重庆提出,建设冷链物流服务系统,完善冷链设施层级和网络布局,延伸冷链物流产业链,建成5个一级节点、20个二级节点、N个三级节点网络体系,实现即产即冷,满足城市居民2公里以内、农村居民5公里以内采购冷鲜食品商品需求。
对于其他扶持发展地区,其政策重点在于引导企业与贫困地区特色生鲜食品联动,振兴乡村冷链发展,建设产地预冷项目等等。
广州作为全国最大的消费品生产中心及珠三角最大的物流中心,在各大产业带动下,已成长为冷链物流市场的种子选手。其冷库容量超过110万吨,拥有冷藏车约1800台,5000吨以上规模冷库62座,冷链物流相关企业逾100家。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一号文件”,在“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部分的“全面促进农村消费”中,再次明确指出要加快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推进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
随着国内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冷链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行业监管逐渐完善,国内冷链物流的发展规模将持续增长,现代智慧物流技术应用逐渐深入,推动国内冷链物流行业转型升级。
中央顶层推动,地方加快布局,再加上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窗口机遇期已经开启。
03
“国家骨干”青岛,如何担起重任
近年来,青岛在国家物流体系中的地位愈发凸显。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青岛被分别定位为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四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是我国类型最全的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之一。
今年2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青岛进入20个加快建设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名单,定位由“十三五”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升级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冷链物流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0年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公布首批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
此举既是有针对性补齐城乡冷链物流设施短板,整合冷链物流以及农产品生产、流通资源,又是提高冷链物流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网络化水平,降低冷链物流成本的重要举措。
青岛市依托西海岸新区国家冷链物流基地成功入围,成为计划单位市中唯一入选城市。
西海岸新区国家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主要依托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项目进行,位于董家口经济区,规划总面积12.26平方公里,已列入山东省“海上粮仓”和青岛市海洋攻势重点项目。
项目总投资130亿元,重点建设集国际水产品交易、冷链物流仓储加工、远洋渔船整备、码头作业、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商港。建成投产后,近期卸港量300万吨、交易额600亿元,远期卸港量600万吨、交易额1200亿元,形成千亿级海洋经济产业链条。
青岛肩负的责任很明确,就是要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结合实际先行先试,为全国探索经验。
根据通知要求,下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统筹利用相关政策和资金渠道支持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范围内的相关项目建设,促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间交流互鉴,以点带面持续提升冷链物流发展水平。
目前青岛市冷链物流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现代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水平较低,农产品冷链运输比例偏低,与消费大市、出口大市需求相比仍有差距。
问题就是导向。青岛应当将进一步提升冷链物流在大物流体系中的地位和角色,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为契机,以项目建设为依托,抓紧补齐软硬件短板,快速提高冷链物流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网络化水平,不断丰富市民餐桌,赋能乡村振兴,助力青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链接。
作者|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