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指导、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技术研究院发布的《分享经济舆情大数据报告(2017)》显示,分享经济领域存在安全保障、服务质量、价格垄断、个人隐私四大问题待改进。
据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介绍,分享产品或服务存在安全隐患。“部分企业或个人打着分享的名义虚假经营,甚至变相非法融资,不仅违背了‘分享’的本意且容易滋生金融乱象,引发群体投诉。”陈音江说,服务质量主要集中在网民对分享产品或服务提供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方面;价格垄断主要涉及分享产品或服务的费用高、临时加价等;个人隐私则是用户个人隐私遭窃取、产品或服务提供人员骚扰用户等。
据了解,分享经济主要集中在出行、住宿、私厨、医疗、众包物流、服务众包、教育、知识付费、内容创业、股权众筹十大细分领域。
陈音江说,以网络私厨为例,因消费者无法清楚了解厨师的基本情况,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维权困难,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标准,加强定期检查。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法律顾问邱宝昌说,要科学合理界定平台企业、资源提供者和消费者的权利、责任及义务,明确追责标准和履责范围,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会长河山说,要结合分享经济的特点推进协同治理,平台企业要建立相应规则,加强内部治理和安全保障,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积极协助政府监督执法和权利人维权;行业协会等要推动出台行业服务标准和自律公约,完善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