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责,是民主党派展示自我形象的重要窗口,是党派增大社会影响力与组织凝聚力的重要抓手,是民主党派政治价值、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准,是体现民主党派立会宗旨的重要形式。它既是时代的客观需要,也是民主党派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为了全面提升社会服务的质量,拟应回答并践行以下几个问题。
一、走出思想误区 科学认识社会服务的价值
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具有政治价值、党派价值、社会价值等三大价值。所谓政治价值是指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具体生动体现。所谓党派价值是指通过社会服务活动有利于促进党派自身发展,有利于为党派成员发展搭建平台,有利于树立政党形象。所谓社会价值,是指通过社会活动能有效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社会服务不存在干与不干的问题,只有如何努力干好的问题。但有些党派成员不理解,甚至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误差。有人认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才是党派的职责所在,社会服务不是党派份内之事;也有人认为党派既无权又无钱,资源十分有限,对社会服务工作表示质疑;也有成员认为党派搞社会服务工作,会削弱党派职能的发挥,有不务正业、本末倒置之嫌;也有人将社会服务与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完全割裂开来。我们必须走出误区,还原社会服务的有效价值。
二、正确处理社会服务与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关系
从理论上说,民主党派既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实现祖国统一、民族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民主党派必须通过社会服务促进发展,社会服务绝不是党派的份外之事,而是其职责所在。
从实践上看,社会服务工作搞得有声有色的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发挥也比较充分,反之亦然。实践证明:通过社会服务,可引导成员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社会服务,可教育和激励成员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强盛、民族振兴联系起来,把个人奋斗融入到建设祖国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通过社会服务,可促进和鼓励成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强化业务技能,切实增强社会服务的本领;通过社会服务,可使广大人民群众,逐渐了解党派,树立党派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通过社会服务,可得到执政党的认同,促进多党合作良好局面的形成。
社会服务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延伸与拓展,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有效载体与基础。它能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提供实际案例、信息线索、试点经验,帮助我们“参到点子上”,“监督实到位”。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反过来又可促进社会服务在更深的层面,更全局的视角,更宏观的背景下开展,能够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的政策性、针对性和自觉性。两者紧密结合,以小见大,由点到面,可使党派在履职中发挥更加切实有效的作用。
三、力克社会服务“五忌”
要做好社会服务工作,真正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很好把握,力克社会服务“五忌”
一忌单纯从事社会服务工作。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工作不能孤立进行,必须与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工作紧密结合。社会服务工作不仅不能离开参政议政这个中心任务,而且还要把它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任务来抓,从国家、社会发展的宏观大局出发,通过社会服务工作的具体实践,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向党和政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意见。社会服务工作还应与民主监督相结合,在服务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切实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
二忌毫无特色的社会服务。各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工作,绝不是做秀,而应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适合本党派能够做、做得好、有特色的项目,扎实推进独创特色。切忌做党派能力不及,不适合的既劳民伤财又价值不大的事,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工作应与社会团体、慈善机构所做的公益事业相区别,侧重突出社会服务工作的政治原则。
三忌割裂社会服务的传统与创新的关系。过去各民主党派把社会服务仅仅作为一般性工作来做,大多持“量力而行 尽力而为”的观点,能做就做,做多少算多少,服务的范围十分狭窄,服务仅限于支边扶贫,送教送医等活动。传统的服务需继承发扬,更应在它的基础上拓展领域、提升档次、创新服务,进一步扩大社会服务工作的实效与影响力。
四忌社会服务工作的随意性与盲目性。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责,要把此项工作落实到位,既要有总的计划目标,又要有人员资金等保障措施,绝不能没有目标计划,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随意改变服务项目的内容,丧失服务的恒常性。像小猫钓鱼那样,什么都想做,结果什么都没有做好。
五忌服务中的畏难情绪。民主党派无权无钱,能做好哪样工作呢?问题一大堆,困难更是不少,畏难情绪比较严重,这对于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是十分不利的。就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工作,要树立“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观点,坚决克服消极悲观的畏难思想,力图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与困难。
四、提高社会服务质量的路径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的质量,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及广大成员进行了深入的理性思考与大胆的实践探索,积累了大量的行之有效的经验与做法,找到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社会服务质量提高的路径就在脚下。
1、发挥优势强特色 ,打造精品彰个性。
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工作,有别于群团组织的公益活动,具有鲜明的政治特性。各党派成员在界别上尽管有一些交叉,但总的来说区别是比较明显的。如民进主要是教育文化出版界的同志组成,九三学社主要是科技界的同志为主,民建主要是经济界的同志为主,八大党派各有各的优势,教育的优势,科技的优势,经济的优势......,为此,在社会服务的问题上,各党派必须根据各自的情况,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强化社会服务的特色,只有如此才能彰显各党派的个性,打造出社会服务的精品,全面提升服务的质量。
2、强化职责服务,机制完善是保障。
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的一项重要职责,不存在做与不做的问题,只有如何想尽一切办法做好的问题。各民主党派及其广大成员必须牢固树立职责意识,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把社会服务纳入“参政为民”、“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全面提升社会服务的政治影响和政治含金量。要坚决杜绝和和减少服务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短期效应,而要在全面性、计划性、长效性上狠下功夫。在经费支撑、人员保障、合作配合、夯实载体等方面形成切实的保障,以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巩固和提高社会服务的成果与水平。
3、把传统做到极致,让创新成为习惯。
“把常规做到极致就成了创新,把创新做成常规就成了习惯”。社会服务工作的好传统必须发扬光大,做深做实出实效。“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要在理念、方式、作法等创新上狠下功夫,把创新的成果巩固下来,最后成为固定的长期坚持进行下去的东西即服务工作的良好习惯。过去,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工作具有面窄、量小、浅层的特点,现在社会服务已由“一般性工作”上升为重要职责,不创新则难以跟上多党合作与社会发展的步伐,所以在服务的领域范围、服务的手段的实效等方面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4、选准服务的方向角度,整合资源顺势而为。
有利于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的内容均应是社会服务的内容,它既包括物质性的服务,也包括精神文明的内容。小康建设的主战场、重头戏理应由党委政府来承担,也只有党委政府具备这样的能力和条件。而民主党派在资源上毕竟有限,社会服务必须是党派既有能力,又具有优势;既有政治意义,老百姓又满意欢迎的内容。否则就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劳命伤财又没有实效。社会服务工作,既有要物质的支撑,又要有智力人才的保障。有的项目,单凭党派本身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所以,要注意党派与党派之间的配合,也要注意寻找一些“党派之友”,借其经济智力之势,实现多种资源的整合,把社会服务工作完成好。
5、执政党全心助发展,老百姓满意奔小康。
“执政党放心,老百姓满意”是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标准。执政党放心是指中共对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工作持肯定的态度,充分相信党派服务绝不会有负面影响,放手让党派通过社会服务工作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老百姓满意是指党派通过积极反映他们的心声与疾苦,在扶贫解困、增收致富、民生改善等各方面扎扎实实工作,得到老百姓老百姓的赞同与认可。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工作,在让执政党放心,老百姓满意的问题上,二者均不可偏废,否则就会成为不受欢迎的劳而无功失之偏颇的服务,是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