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大力推动海洋文化繁荣发展。青岛是一座有着深厚海洋文化情结的城市,海洋是青岛的突出优势和特色所在。对于这座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城市来说,打造生动、立体有活力的海洋文化数字文创产品及产业,对海洋不断探索、开发和利用,对于提高青岛海洋文化软实力均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把握青岛海洋文化内涵
开埠以来,青岛滨海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历史悠久的海洋文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岛海洋事业不断发展,海洋文化也随着海洋事业发展而取得了长足进步。
根据具体研究对象的不同,海洋文化可按照多种方式进行分类,其中以物质文化基因与非物质文化基因分类较为多见。青岛海洋物质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居住文化——历史遗迹、传统民居、自然景观、现代场馆;生产文化——渔业文化、港口文化、军事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等。青岛非物质文化资源主要包括精神文化——民间信仰、文学艺术、表演艺术;节庆风俗、体育文化、海洋教育等内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需要衔接古今、立足现实、开拓创新,深刻把握海洋文化的丰富内涵,不断发展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海洋文化及文化产业。
确定青岛海洋文化传播突破点
推动海洋文化繁荣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数字媒体艺术在文化资源内容发展与再利用方面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首先,全面的虚拟数据记录有利于保护、传承、发展各类海洋文化内容。便捷高效的交互使用体验符合现代人生活需求,可以更大程度地扩大受众群体。总之,多元化的数字艺术形式载体,有利于扩大海洋文化的影响范围。
针对海洋文化基因挖掘的需求,可设立分类资源库、制作文化场馆推广动画或短视频、制作相关分类数字出版物、结合融媒体进行文化场馆推广等。针对海洋文化传承发展的需求,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和虚拟现实体验、制作青岛故事推广视频或动画、设计制作青岛故事互动绘本等。针对海洋文化形象提升需求,设计制作青岛海洋资源自然与人文景观推广数字出版物或节庆文化推广短视频等。针对海洋教育推广需求,设立教育类数字资源库和VR教育课程等、设计制作学科教育App或小程序、对教育赛事进行融媒体推广等。
发展数字海洋文化创意产业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提高海洋文化旅游开发水平”。我们要着眼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扩大与海洋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传统海洋文化产品和产业升级。
第一,打造小型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对于记录信息量大、分类层级多、资源形式多样的海洋文化类型十分有利。以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祭海节”为例,可设计一款网页形式的小型数字博物馆,根据活动环节进行整理制作时间轴式的环节图表,用图文结合方式记录在各环节中涉及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海神信仰等内容;用音频记录和展示丰富的渔歌、渔号;用视频方式记录完整的海祭仪式、各式渔戏等。以上手段的记录和重现,能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并弥补实物破损、陈旧、不便近距离展示等缺陷,可使海洋民俗文化遗产更加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第二,发展虚拟现实体验。VR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来表现立体丰富的海洋知识资料。以“海洋生物”VR体验项目为例。可构建一个青岛近海海洋生态环境体验,观众通过佩戴设备体验海底漫步,在真实比例的海洋动物、海洋植物间行走,了解海洋生物的生命过程。通过动作触发交互感受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最大限度感受真实的海洋。
第三,研发App或小程序。针对青岛海洋文化推广需求,可开发设计不同内容、不同受众对象、不同传播需求的App和小程序,如内容翔实深入的海洋研学App、深入浅出的科普类App、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类App、青岛海洋活动资讯小程序等等。以“海洋资源保护App”产品开发为例,针对海洋知识较为薄弱的人群开发,设置了海洋热点、海洋与陆地生态系统介绍、海洋可持续发展、海洋生物多样性介绍、避免海洋污染等板块。进入二级菜单后可使用文字、动画、音频、视频等结合的方式展示信息内容,使用趣味性的互动小游戏增强信息认知等。
第四,制作动画或短视频。针对青岛海洋文化传播多元需求,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动画及短视频内容。例如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将优秀的民间故事传说、海洋知识科普等制作成动画投放在海洋文化教育App或小程序中。或设计制作青岛故事、青岛自然人文景观、节庆宣传、赛事宣传等各类短视频投放至用户数量多、阅读量大的平台中。
第五,开发数字出版物或小游戏。利用电子设备,实现出版物的数字化。以“青岛海洋文化数字绘本”创作开发为例。精准提炼青岛海洋特色文化要素,巧妙编排故事结构。可以进行名山、名人、名景、名吃、名节、名岛、名俗与传说等系列整体开发。让轻松曼妙的绘本语言将青岛的山、海、城、文、商等与海洋文化有机结合并完整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