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经济总量跨过了8万亿的大关。
1月19日,山东发布了2021年经济发展成绩单——
2021年,山东生产总值为8309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29.03亿元,同比增长7.5%,两年平均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33187.16亿元,同比增长7.2%,两年平均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43878.71亿元,同比增长9.2%,两年平均增长6.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7.3%。
迈入8万亿,GDP增速超过全国0.2个百分点,山东经济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此外,进出口、社消总额等几组关键数据,也相当亮眼。
最重要的是,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发展模式,山东均呈现出根本性的变化。
1
在推动山东经济前行的“三驾马车”中,出口成为最大动力之一。
数据显示,2021年山东省进出口总额实现2.93万亿元,连续第6年创造历史新高,比2020年增长32.4%,比2019年增长43.1%。其中,出口1.76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4.8%,比2019年增长58.0%。
如此数据,可以用暴涨来形容。
放在全国层面,山东的成绩单更显成色。2021年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增速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出口增幅比全国高出10个百分点,出口增幅更是高出13.6个百分点。在前6大主要外贸省市中,山东的进出口和出口增速均居首位,进口增速居第3位。
山东经济的强劲势头可见一斑。疫情之下,实属难能可贵。
山东迅猛的势头,让全国外贸的大盘子发生变化,山东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从2020年的6.9%提高至2021年的7.5%。这对山东的士气与信心带来巨大鼓舞。
更为可喜的是,山东出口呈现全域开花的新格局,16地市进出口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除了传统的出口强市青岛继续领跑之外,内陆地市数据相当漂亮。
临沂、东营、济南、潍坊和泰安进出口增速领先,分别为51.4%、44.6%、40.1%、39.4%和37.2%。其中,济南、泰安、临沂均是没有海港的城市。
2
进出口数据抢眼,与山东推动新一轮开放相关,更深层次原因则是山东产业结构变化、发展质量提升。
山东出口商品中,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占比在下降,技术含量更高的机电产品,占比继续提升。2021年,机电产品出口占比高达43.1%。
山东一直强调夯实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疫情特殊时期,发力方向被事实证明成效显著、相当靠谱。
2021年底,工信部公布制造业第六批单项冠军拟认定名单,山东39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冠军产品入选,数量居全国首位。
所谓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指的就是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
六批累计计算,山东的单项冠军企业高居全国第一位,单项冠军企业与单项冠军产品总量,位居全国第二。
这是山东发展质量提升的一个缩影。
山东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亦快速增长。
2017年时,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山东为4246家,数量排在全国第8。到2020年,这一数据提升到14681家,排在全国第六。
从2017年开始,山东开启新旧动能转换,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并确立了“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总体目标。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起伏之后,山东经济逐步走上了正轨。
3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民营经济被视为山东的短板,也是山东经济不够“活”的主要因素。
不过,通过2021年进出口数据看,山东民营经济已不可同日而语。
2021年,山东民营企业进出口2.09万亿元,增长35.6%,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71.2%,占比提升1.7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全国48.6%的平均占比,对山东进出口增长的贡献度达到76.3%。
全年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6.1万家,比上年增加4946家。除了折射出山东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之外,再次说明在面对复杂局面时,民营经济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往往更强。
官方发布的有关市场主体的数据,也体现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
2018年6月,山东拥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830.7万户。到了去年底,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的数量已突破1300万户,3年半增加了约470万户。
从长远视角看,这就是山东经济的后劲。
4
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不断增多,一大原因在于山东营商环境的改善。
民间资本最为敏锐,是判定一个地区营商环境优劣的试金石。
2021年,山东民间投资增长8.2%,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5.2%。
这是民间资本用脚为山东“投票”。
近些年,山东上下将对营商环境的反思,化作了具体的改善行动。甚至将营商环境上升为“一把手工程”。从省级到地方,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亲自协调、顶格推进。
在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上,山东有不少创举。实施的“双全双百”“静默认证”“亮证入学”“联合验收”等创新做法,皆被国家层面认定与推广。
全国工商联的调查显示,山东省营商环境整体水平已位列全国第一方阵,连续两年入选营商环境最好十大省份(含直辖市),2021年位列全国第五名。
此外,这些年,山东给民营企业的扶持是很实在的。
比如2021年,《山东省省级企业应急转贷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实施细则》先后出台,有效拓宽了民营企业融资途径,帮助民营企业渡过难关。
进出口数据的亮眼,不是因为一个领域或几项政策。透过枯燥的数据,可以看到山东在观念、政策以及产业等多个基本面的深刻改变。(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刘汉锋)